今天是: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旧栏目 > 宿松少先队 > 少先队实务

少先队仪式的感染作用与规范要求

发布时间:2016-08-15 来源:宿松共青团 阅读次数: 【字体大小:
       仪式是举行典礼的形式。队列、整队与报告、出旗与退旗、鼓乐演奏、唱队歌、呼号、主持,是少先队仪式的构成元素,共同组合了完整的少先队仪式。各元素分别具有特定的文化感染功能。
大、中队基本仪式的程序一致。本文着重规范中队仪式,并以“门形列队”为模板:
小队一列横队,全中队排列为▕▔▏型;
中队长站立于主席位置;
中队辅导员站立于中队长右后方约1.5米位置;
旗组于全队队尾(第3 小队队尾)一侧的场外成一字形等候。
活动仪式由中队长主持。
 

 

(1)仪式预备部分:(整理队伍、报告人数)
小队长整队
中队长发出预告“全中队注意”。然后发出口令:各小队整队,报告人数!”
各小队长迅速来到本队前指挥位置,进行整队:
“第×小队:立正!”
“向右看——齐!”
“向前——看!”
“报数!”
“稍息!”
注意:唯独第一小队不叫“稍息”,因为一小队率先报告。 其他小队长叫“稍息!”后回本队首。
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
A.第一小队“报数”结束,小队长即转身来到距中队长约两米位置立定,向中队长敬礼,中队长还礼。
B.一小队长:“报告中队长,第一小队原有少先队员×名,出席×名(或全部出席)。报告完毕!”中队长回答“接受你的报告。”向小队长敬礼,小队长还礼。
C.小队长返回本小队面前,发出“第×小队,稍息!”回到原位(大排头右侧)。
注意:当中队长向前一个小队长回答“接受你的报告”,下一个小队长随即于排头位置向本队发出“第二小队,立正!”来到距中队长约两米的位置立定,如同上文“一小队长报告”的程序完成报告。返回本队,发出“第×小队,稍息!”回到原位。
各小队以此类推,依次报告。
小队长报告结束。
 

 

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
A.当最后一个小队长叫“稍息”回位,中队长发出口令:“全体,立正!”,向右后转身与中队辅导员面对,敬礼,中队辅导员还礼。
B.中队长:“报告中队辅导员,××中队原有少先队员×人,出席×人(全部出席)。报告完毕。”中队辅导员回答:“接受你的报告,祝活动成功!”向中队长敬礼,中队长还礼。
到此,预备部分结束。
●仪式预备部分训练注意:
①“整理队伍”与“报告人数”,具有两个作用:1、严整队容;2、振奋士气。
②小队长整队口令及队员报数,要声音洪亮、振作有力。
③队员要按队列训练要求,认真执行小队长的口令,做到训练有素。
④小队长报告人数环节,要衔接紧凑、流畅。中、小队长双方对话要洪亮、流利、简捷。
⑤举行大队活动仪式预备部分时,大队长口令为“各联合中队整队,报告人数!”以年级为单位,由联合中队长执行整队与报告人数。
(2)仪式正式部分:(活动仪式、活动内容)
中队活动仪式各项,由中队长主持。程序如下:
宣布活动开始。“预备部分”结束,中队长面向全体队员:“××中队‘……活动’现在开始!”
出旗。中队长宣布:“出旗”,发出“敬礼!”口令。播放“出旗曲”或本中队2-4名鼓手奏“出旗鼓谱”。旗手端旗敬礼,护旗手、全体队员、辅导员向队旗敬礼。旗组出场,三人成“品”字形行进。从第小队队尾开始检阅全队,由队员面前经过,逆时针方向行进。行至中队长左后侧位置,成“一”字形面向场心立定。“出旗曲”停。中队长发出“礼毕!”口令。旗手端旗礼毕,护旗手、全体队员、辅导员礼毕。
 

 


 


 

旗组终点:大、中队仪式,旗组终点位置可有两种选择:位于队首,表示队旗是全队的前导;位于主席台,表示对队旗的尊敬。
唱队歌。中队长:“唱队歌”。队歌指挥来到主席台。播放“队歌”伴奏曲。指挥全场齐唱队歌第一段。唱毕,队歌指挥敬礼后归位。
注意:唱队歌时不需要端旗敬礼。因为,队旗敬礼要和队员敬礼同时进行。唱队歌时队员不敬礼,所以队旗也不敬礼。
倘若现场需要坐下,“唱队歌”完毕,中队长发出口令:“全体坐下!”
队长讲话
中队长直接讲话,说明本次队活动主要内容、意义、要求。
进行活动。中队长:“活动开始!”即进行事先确定的队活动内容。此时,根据需要可以另设主持人。
注意:进行活动时,为旗组3人安排座椅于主席台侧就座。队旗不离场、不靠墙、不倒地。
辅导员讲话。活动内容结束后,中队长:“欢迎中队辅导员讲话。”中队辅导员站立于主席位置,敬礼。发表简短讲话。敬礼退下。
呼号。中队长口令:“全体起立!”“呼号。请×××领呼。”领呼者立正站于主席位置,面向会场,举起右拳。队员随之举起右拳。领呼者环视队员全部右拳举起。领呼:“准备着,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!”全体队员回答:“时刻准备着!”领呼者落下右拳,队员随之落下右拳。领呼者敬礼退下。
注意:在队活动仪式上,一般由辅导员带领呼号。条件具备时,应邀参加队活动的革命长辈、科学家、英雄模范等优秀人物和党团组织、上级少工委的代表、党团员家长代表,都可以带领呼号。
退旗。中队长宣布:“退旗”,发出“敬礼!”口令。播放“退旗曲”。旗手端旗敬礼,护旗手、全体队员、辅导员向队旗敬礼。旗组起步退场。沿出旗路线,3人成品字形原路返回,退出场外,完成任务。“退旗曲”停。中队长发出“礼毕!”口令,旗手端旗礼毕,护旗手、全体队员、辅导员礼毕。
宣布活动结束。中队长:“××中队‘……活动’结束!”
●仪式正式部分训练注意:
①少先队活动仪式是“少先队标志性用品”“少先队礼节”与“少先队特有仪式”的综合运用。活动仪式的规范水平,取决于各个单项的训练结果。
②少先队活动要防止形式化倾向。主持词不必复杂化,要队味鲜明、儿童语言、简洁明快。不提倡华丽串词,避免冗长累赘。
③少先队活动仪式主持人(中队长),必须对少先队仪式深入理解。主持时,必须感情充沛、气势高昂。
④出旗、退旗时,队旗从队员面前经过的意义是:队旗检阅全体队员。队员向队旗敬礼,接受检阅。因此,出旗、退旗,须以“队旗教育”为思想基础,以“礼仪感染”为现场效果。旗组三人必须按照“出(退)旗曲”节奏行进。所以,训练初期要听懂“出、退旗曲”节奏,并按节奏“踏步”。然后再进展到“齐步”。旗组行进步伐分为“齐步”与“正步”。中队仪式运用“齐步”;大队仪式以“正步”为好,但“正步”训练必须正规。“正步”不具备时,必须保证“齐步”规范。
⑤《队歌》指挥由“文娱委员”担任,指挥方法必须正确;队员唱队歌需要感情充沛,音调、节奏准确。此两点,请本校音乐教师协助训练。
⑥“呼号”是呼口号,是成人与少先队员间的呼应,不是宣誓。所以,呼号时旗手不端旗,而仍持旗立正姿态。辅导员不要背向队员领呼,更不要附加其他任何动作。旗手持旗,所以不举右拳,但与队员同时回答。护旗手动作与全体队员相同。
注意:少先队活动仪式须符合如下标准:“规范 明快 严谨 振作”。即“队礼仪完整规范;主持词简捷明快;衔接点润泽严谨;队员们热情振作。”
 
“少先队活动仪式”各项元素的感染功效:
 
列队——队列队容。少先队队列,传达着“组织”“集体”“纪律”的信息,强化着“组织”“集体”“纪律”的意识,培养着个人服从组织、维护集体荣誉、遵守组织纪律的习惯。体现了少先队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互为表里的现象。
 
整队报告——逐级报告。队活动仪式的预备部分“整队”与“报告人数”。这种形式,渗透着下级服从上级、局部服从全局的组织纪律观念,表明了少先队严明的组织纪律性,具有不断培养和提升少先队员集体荣誉感与组织自豪感的作用。
 
出退旗——综合礼仪。队活动仪式庄重的“出、退旗”,全场聚焦队旗,文化内涵丰富。队员们排列在队容严整的大、中、小队集体之中;代表红旗一角的红领巾,与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遥相辉映;少先队员们庄严地接受队旗的检阅,表示“人们利益高于一切”的队员敬礼,献给代表胜利的红旗、代表光明的火炬、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角星;中队旗手端旗,向着大队旗敬礼;铿锵壮美的少先队鼓,鼓舞、激励着少先队员。“出、退旗”是少先队礼仪综合展示,是少先队精神大集合。
 
——以乐示礼。少先队鼓以其特有的心灵语言,表现少先队组织的普遍情感。少先队鼓的感染,是“耳濡、脑思”的过程,就是通过少先队鼓宏大声势所表现出来的队威,培养队员理解昂扬和奋进,渐渐树立少先队精神。作为一种少先队文化现象,壮美和谐的少先队鼓是表现少先队生存与发展力量的艺术宣言。它是可以让人们响亮地听到的艺术化的少先队精神,使少先队员们的心灵受到震撼。少先队鼓鼓人心、陶性情、壮队威、强聚力。
队歌——艺术感染。《队歌》的歌词在少先队员的心灵中刻下“先辈”“祖国”“人民”“接班人”“胜利”“理想”“勇敢前进”等印记。高唱队歌使队员们联想到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,联系到要象先锋那样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。《队歌》的音乐旋律可以激发少先队员们热爱少先队的情感,增强少先队员为着理想勇敢前进的斗志。《队歌》的词、曲、情,引导志向、鼓舞人心,并且艺术性地展示了少先队组织的美好形象。
呼号——专用口号。我们的呼号前一句“呼”:“准备着: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! ” 指的是理想和目标;后一句“答”:“时刻准备着!” 指的是决心和行动。昭示少先队目标与核心精神,表达奔向目标的决心。少先队的呼号是一个简明而又深刻的号召,它说明了少先队与党、团共同的志向,鼓舞着少年儿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。
 
主持——气氛“灵魂”。仪式主持人的情绪关系到会场的气氛;“主持词”掌控议程的顺利进展。因此,主持人对少先队仪式的深刻理解和感情充沛、气势高昂的情绪,必然对全场人员带来感染;队味鲜明、儿童语言、简洁明快的主持词,也必然不断强化队员们的组织意识。
 
综上,少先队仪式只有达到“规范、明快、严谨、振作”的标准,才能达到“感染力最大化”的目标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